LOhu中國時報【李盛雯╱台北報導】

英國《每日郵報》報導,美國生物學家表示蟑螂有益氮循環,也是生物食物鏈的基礎,蟑螂若遭滅絕,恐對全球生態造成衝擊。但這樣的研究成果卻讓部分台灣民眾嗤之以鼻,認為蟑螂是活化石不會這麼容易滅絕,依然會「見一個打一個,來兩個打一雙」。

其實,不趕盡殺絕的除蟲觀念,早已被稱為IPM提出(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,目標式殺蟲治理)。IPM是包含化學、物理的生物綜合治理方法,以台灣夏天常見的蟑螂防治來說,即為綜合運用防治技術達到害蟲控制,為防治趨勢。

外食文化是全球趨勢,台灣外食人口高達80%,有20%上班族三餐當「老外」。餐廳業者最怕夏天蟑螂來搗亂,讓消費者毀了興致、餐廳失了信譽。IPM防蟑方法非常適合用於餐飲、飯店業等營業場所。

IPM不是新觀念,是美國環境品質委員會1972年提出。以蟑螂防治為例,物理防蟑的重點只須謹記三不原則:不讓蟑螂躲藏、不讓蟑螂吃、不讓蟑螂飲水,依此發展的治療方式有如維護境清潔、陷阱捕蟑、封閉縫隙等。

除蟲達人徐惠珍提醒,餐廳、廚房等重點區域,除了物理性防治,須借助化學產品加強,不過殺蟲藥劑的微粒殘留易汙染環境與餐具,營業場所不建議噴灑,且噴灑後微粒漸散除,亦無法達到長效抑制效果。

有了IPM思想發軔,防治對象隨著對生態平衡重視,逐步擴展到市場面,因而有利用蟑螂生態習性發展出的連環式殺蟑餌劑、凝膠等產品問世;成分進步為使用不具抗藥性的「芬普尼」、「愛美松」,封閉式產品設計避免使用者接觸藥劑,簡單一顆餌劑可連鎖殺蟑千隻以上,長效抑制蟑螂孳生及過敏源產生。

營業場所空間大、死角多,蟑螂能藏匿與覓食機會多,要保持地板乾燥、減少堆積物,搭配除蟑的「天羅地網」概念:膠劑建立封鎖線,配上餌劑長效抑制孳生,目標性殺蟑不過度使用殺蟲劑,才可確保餐點衛生,也不造成環境生態負擔。

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環境衛生-ipm綜合治理用餐不怕遇小強-213000226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吉毅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